相片提供:寰亞電影有限公司
杜可風是香港電影界難能可貴的奇才,導演王家衞多齣重要作品,都是出自這位攝影師之手。在他的影像風格下,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香港。由他來述說電影中的香港面貌,就最適合不過了。
當我們開始製作這齣電影時,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才剛建成不久,而電影內差不多所有場景都是在電扶梯的一公里範圍內拍攝的。電扶梯隱喻著抱負和希望。它將本地人和外國人聚居的地區分開了,若您在附近閒逛,會發現那裡就是香港的縮影。嘉咸街市集、中藥店以至電扶梯……由金融區至人們希望生活的地方,即使他們的錢不多,卻充滿希望。這就是《重慶森林》。
其實《墮落天使》比《重慶森林》有更多場面在重慶大廈中拍攝。再一 次,這座大廈成為電影中的隱喻。這裡令人驚奇,沒有答案,甚至大家都 不知道裡面在發生什麼事情。裡面集合了許多不同文化,聚集了一群不是很有錢的人,嘗試找出在香港生活的方式。在全世界,沒太多其他城市, 能夠呈現如此多樣化、真實而個人的體驗。
在《花樣年華》中,我們嘗試擁抱香港簡單的價值觀。在1960年代的香港,人們是流動多變的,這是一種久違了的面貌,是一個我們現在覺得可能已經失去了的價值觀。那時候,大部分香港人都是移民,香港是一個還在找方向的社會,就如目前我們再度面對的。藝術作品是要提醒大家,我們的生活可以有多美麗,而它現在其實也很美麗。
這齣電影最經典的場景在天台拍攝,而我其實是懼高的,所以只能呈現出香港那讓人驚艷的天際線。這是電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——那個以鋼鐵和玻璃打造的世界,其實也有漂亮的一面。建築物其實是一面鏡,引發大家思考,到底我們在香港怎樣生活。
「我們是誰?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?」——這是我們在《香港三部曲》所提出的問題。電影關於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的改變,並希望能引起迴響。我希 望觀眾不只在instagram打個卡就算,希望他們會想想,這個城市對您來說有什麼意義。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,我們想到了要帶出這些問題。我們希望這齣電影能夠接觸到更多人,並希望大家不只關注其政治部分,還有我們的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