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遊逛源遠流長的海味老店,再從傳統匠人手上買來稀有的手製工藝品,然後在高檔居酒屋品嚐新派佳餚……這種新舊文化共存的張力,就是西區的魅力。
從堅尼地城的域多利道,順著陡峭的階梯往下走,你會看見一個位於海邊的小棚屋。這個簡陋的綠色竹棚建於50多年前,當初的目的是提供游泳的人們更衣空間。如今,它是香港現存的最後一個泳棚,由於下海戲水的人很少,不常被使用,但此地美不勝收的日落美景卻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。
有著數十年歷史的德記是堅尼地城的知名餐廳。餐廳燈光明亮、熱鬧嘈雜,適合家庭聚餐,其可口道地的菜餚深受在地潮州人的認可。除了菜單內容豐富,牆上還貼著小店的特色菜菜名,方便選擇。滷鵝、蠔餅、香酥芋茸鴨等經典潮州菜餚都是必點之選;趕嚐鮮的,還可以嚐嚐這裡特製的大腸、鵝腎等風味小吃。
這間隸屬香港大學的博物館成立於1953年,是一個涵蓋了中國書畫、木雕、陶瓷和青銅器精品的藝術寶庫。博物館並不太為人熟知,但其實它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,藏品跨越多個朝代,最早的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。陶瓷是博物館的最大看點,從鉛釉陶器,到青瓷和青花瓷,館藏極為豐富。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,並提供導覽服務。參觀完,不妨移步至館內的「博寮茶座」,歇腳品茗。
西營盤這個老城區近年來煥發新生,各類別具新意的餐廳、酒吧紛紛進駐,Ping Pong Gintoneria就是這樣一個潮人聚集地。推開猩紅色的大門,就步入了這個寬敞的地下室,其前身是一個桌球室。酒吧的室內設計走的是時尚工業風,混凝土地面、高高的天花板、霓虹燈和前衛藝術品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氛圍。葡萄酒、啤酒和下酒菜樣樣不缺,但琴酒才是這裡的主角。你能喝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特釀及精釀琴酒,當中有些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。
Okra Bar的門面很不起眼,一不小心就錯過了。這家壽司餐廳面積不大,簡單的白色瓷磚吧檯只有八個座位,讓你近距離欣賞主廚Max Levy大顯身手。餐廳的菜品獨樹一幟,其主打的omakase套餐(即完全由廚師自由發揮,沒有點菜環節)每日更換,通常包括五個開胃菜、十貫極高品質的當令壽司、兩個熱食和飯後甜點。熟成魚和珍貴清酒也是這裡的特色,記得一定要提前訂位。
提到港式點心,人們自然會想到蒸籠中熱騰騰、香噴噴的蝦餃、燒賣等點心。其實,現在香港點心店用的竹蒸籠大多由設在中國內地的工廠生產,但香港島上仍有一間家庭式經營的小作坊,至今還在手工製作蒸籠及其他竹製用品。與許多在地手作生意一樣,德昌森記也曾一度面臨倒閉危機,但近年來,人們對本土工藝重新產生興趣,這家蒸籠店也由此受到關注。店內賣的蒸籠是不可多得的旅遊紀念品,自用、送人皆宜。此外,店鋪還接受訂製。
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欄目所述資料,包括商店、餐館、貨品及服務等一概不負責,並對此等資料,包括商店、餐館、貨品及服務等均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,包括其商業適用性、準確性、足夠性及可靠性等。
本欄目所述資料會不時更新,恕不另行預告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有關方面查詢。
本欄目內容經審慎編訂,務求提供準確資料,唯若有資料過時、差誤或遺漏,香港旅遊發展局、LUXE City Guides恕不負責。